在过去六年时间内白羽肉鸡从40+亿只稳步扩张到80+亿只,同时白羽肉鸡的产品、消费渠道,以及前端的养殖模式升级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反观白羽肉鸭产业在体量上始终停留在35亿只左右,且疫情后在饲料原料价格持续高涨的情况下,为追求较低的造肉成本,白羽肉鸭的产品出成和质量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白羽肉鸭高质量发展这一议题,不论是在产业宏观角度还是企业微观角度,皆值得深刻探讨和实践。
当前很难说什么是具体的肉鸭高质量发展之路,但是在经营实践中能观察到几个典型的高质量发展误区。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核心逻辑是规模经济。在尚未达到供需平衡点的时候,企业追求肉鸭养殖规模化,一方面可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规模降低生产费用,获取更大的总量利润。因此,很多企业都在追求市场头部和占比,以期获得更多的产业话语权或优势。但是横向观察生猪、白羽肉鸡等其他畜禽品种,其头部企业都遇到了10%市场占比的瓶颈,很难突破。
规模经济也存在条件性,在供应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产业的确可以追求规模经济以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生产利润。但是,随着各个产业的规模化供应达到消费平衡点时,市场毛利率持续下降,企业达到一定市场规模时,将出现规模不经济。因此,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由吃饱到吃好转变,各企业需要考虑是否由追求数量逐步向追求质量转变。在技术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不应再盲目扩大规模,否则会造成投资过度,进入规模不经济的领域。
在中国白羽肉鸭的鸭产品消费始终是依靠副产拉动为主,鸭肉替代为辅的模式。鸭肉在中国并没有存在如同欧美市场上高端食材的地位。因此在鸭肉生产上始终存在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在尚未达到供需平衡点时,追求高质量、高售价在国内市场上是个伪命题,纵观局势在经营中能看到前期追求高质量、高售价、高毛利的部分企业均是昙花一现,最终皆被逐步淘汰。
在中国市场上白羽肉鸭的生产应当追求适度的高质量和低售价,强调渠道或者消费者更优的性价比为主要目的。
对于养殖端高质量而言,一些企业提出“高投入、高产出”口号。企业在养殖硬件上强调长周期的使用年限,即棚舍建设高标准和笼具质量高标准。但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中国在养殖模式和技术上的探索进展速度极快,一味的学习欧美的高资产投入长使用年限并不符合中国国情。
我国国情与欧美国家有较大的差异。欧美国家的畜禽产品供应和需求相对稳定,这导致他们没有在量和效率上快速扩张的动力,因此就无法有效的刺激研发和进一步的技术升级。而我国目前处于供需未达到平衡的阶段,在养殖模式和技术上持续在迭代升级,过分强调生产设备高投入会形成投资风险,技术一旦有突破就会造成投资浪费,尤其中国商品肉鸡和商品肉鸭的养殖显然处于一个技术破局的关键时间节点上。
中国经济在前20年一直处于供应不足、需求旺盛的阶段。但是经过20年工业化的发展,目前畜禽产品的供需平衡点已经比较接近。因此,未来大概率会出现中国经济从规模经济向规模不经济去发展。当下过分的追求市场占有率以及体量会使企业陷入增量不张立的边际负效应状况。
在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之前,肉鸭走高质量、高售价、高利润会引来更多的同质化产品,从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很多前期探索走高质、高价、高利润的企业都生存堪忧。我们所说的高质量发展是要产品比平均水平要高一点,但是价格又比平均水平要略低一点,给予消费端更高的性价比,这个才是高质量发展。
因为中国当前的技术进步速度非常快,只有像西方国家供需达到平衡,技术升级及养殖体量的压力降低之后,技术进步的速度才会放缓。在技术成型、需求放缓、增长放缓的条件下,技术就会相对的定性。但在此之前,技术进步的速度会非常快,技术迭代,导致与之匹配的硬件迭代速度也会加快,这样很快会淘汰前边的养殖模式。如果企业追求高固定资产投入,追求一批设备使用30~50年的养殖周期,很快会发现5年后你的设备已经被新的养殖模式、新的养殖硬件所替代。到时“弃之可惜,用之无利”,会异常的尴尬,这一现象在白羽肉鸡上我们已经看到这种非常明显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