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济日报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准确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的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化、常态化,更好宣传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奏响新时代绿色发展最强音
——从深度调研报道看如何更好宣传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赵子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就和宝贵经验提炼升华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为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绿色根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引。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地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唱响新时代绿色好声音,是经济日报的职责担当、使命所在。
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些年,蓝天白云渐成常态、绿水青山随处可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祖国大地绿色版图不断扩展,绿色经济加快发展,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伟大思想指引伟大实践。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实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经济日报作为中央级媒体,坚决扛起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责任,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准确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有力传播者。
深刻展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新闻宣传报道的沃土。经济日报编委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报道,将重大选题、典型案例报道纳入深度调研报道机制统筹安排,推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的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化、常态化。
2021年以来,经济日报陆续推出《柳州惊奇》《西宁赋绿》《威武祁连》《宜昌蝶变》《塞罕坝范例》等一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深度调研报道。这些有分量、有思想、有情怀、有影响的作品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单篇调研主稿的阅读量大多超过千万。每期调研报道的全网传播量均跨入亿级,乃至数亿级。这些报道成为经济日报宣传工作的一大亮点。
重磅调研报道以生动实践、鲜活事实,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反映了各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也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选题立意有高度
经济日报深度调研报道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谋篇布局心怀“国之大者”。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找准人民群众关心的“上下结合点”,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目标,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总书记在湖北宜昌考察时指出,要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甘肃牢记总书记嘱托,努力实现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新路子。
经济日报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通过深入采访报道,充分展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推进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不断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调研采访有深度
环境保护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等。经济日报的调研报道试图从更宏大和专业的视野去观察和探究、思考和呈现,以历史视角去挖掘新闻背后的发展逻辑和生动故事,充分反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非凡成就。这是对记者践行“四力”的锤炼,也是不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有效路径。
柳州,一座曾被“酸雨”困扰的城市,为什么能在国家地表水考核中名列第一? 按照一般的采访路径,先看当地环保部门做的怎么样,水环境治理怎么样,管理怎么样,执法怎么样,效果怎么样,再深入当地企业,听经营者介绍柳州治理酸雨后农民种笋增收、水清利于养螺,柳州螺蛳粉成为“网红”离不开生态环境改善,等等。至此,柳州水环境改善的逻辑似乎已经明了。但采访并没有就此止步。螺蛳粉生产车间现代化的流水线以及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让记者对它的认识从感性向理性迈进——工业城市柳州,因为解决了螺蛳粉生产中的标准化、规模化问题,给市场带来更多选择,这正是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生动体现。
思考的维度决定了采访调研的广度和深度。记者进一步采访了柳州的主导产业和相关企业,以及政府主要职能部门,特别是经济管理部门,探访工业企业如何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采访管理者如何将绿色理念贯彻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由此,柳州推进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实践,这座城市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逐渐丰满和清晰起来。
构思写作有情怀
我们在报道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抒发百姓情怀,讲好中国故事。经济日报不仅推出了弘扬塞罕坝精神的《塞罕坝范例》,在调研写作中也分外注重通过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为、进取与奋斗、光荣与梦想,反映新时代的社会精神风貌,去感染人、影响人、激励人。
《西宁赋绿》围绕“绿”字做文章,文中讲“绿兮美兮”,写的是西宁市民昨日的急难愁盼、今日的欢声笑语;说“育绿之难”伸手要钱,但从“国之大者”来说这钱也花得“堂堂正正”;从“以绿产绿”到“由绿生金”,讲的是绿色发展激发出来的创造力。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过程中,西宁人也有渴望被理解的委屈,但更多的是磊落。通过报道,我们找到“为什么是西宁?”的答案,同时也道出“为什么不能是西宁!”的原因,古城儿女凭着一股子执拗和韧劲,在生态脆弱的高原之城,走出一条生态友好、绿色低碳、具有高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之路。
推动发展有建树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少。经济日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调研,重视问题导向,秉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奔着问题去,抓住问题不放,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中找寻答案和新鲜经验,并发现新问题。这既是提高报道质量和效果的要求,也是发挥新闻媒体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责所在。
如在《西宁赋绿》一文的采访报道中,记者发现青海是全国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份,使用的电相当部分来源于水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如果仍按照以标准煤为单位的能耗核算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当地发展实际,也不利于清洁能源的消纳,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快相关政策的调整步伐等。这些情况被报道后,引起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
融合传播有创新
以融合传播为推手,着力提高新闻产品的传播力、影响力,将优质内容高效、及时、精准地呈现在受众面前,是深度融合时代媒体操作的“标配”。经济日报打通融合报道全流程,一是抓报网一体,将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的两微团队合二为一,一体策划、一体管理、一体推送、一体考核,全力打造报社新媒体团队;二是抓关键平台,加强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社会化平台“今日头条”的合作对接;三是抓融合改造,顺应差异化、分众化传播趋势,针对不同平台特点和不同受众关注点,以深度融合报道内容为蓝本,进行融合改造,创新话语体系,优化呈现方式;四是抓融合推广,专门成立融合推广办公室,负责推广深度融合报道等优质内容,研究各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对接不同平台内容需求,并据此制定不同的推广策略与方案。通过融合传播创新,深度调研报道频频成为刷屏之作。
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舆论引导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新部署,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已经绘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将在指引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践中不断发展、持续丰富,也必将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充分展现出强大的真理伟力。
做深做透典型宣传
全媒体时代,碎片化阅读、可视化传播、轻松化表达无处不在,以严肃、深度、长篇为特点的深度调研报道该如何发力?已经推出的深度调研报道表明,无论是党委政府做决策,还是人民群众的日常阅读,都依然对深度调研报道有着很高需求。经济日报有责任,也有能力将此项工作做得更好,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发挥应有的作用。
记者真正下基层,精品才能上版面。大力宣传反映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和巨大成就,聚焦地方、企业、产业发展中面对的共性挑战,以及积极作为、大胆创新的实践。不仅报道成效,还要追问成效背后的探索;不仅报道做了什么,还要探究哪些没有做到。不断提高宣传艺术、报道艺术,推出更多、更具感染力的精品佳作,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宣传好,增强全社会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的信心,汇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合力。
策划推出针对性强的报道
社会效果是检验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标准。生态文明建设报道能不能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力,能不能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力,能不能取得理想的社会效果,关键取决于报道主题是不是具有现实针对性,取决于我们想说的是不是人民群众想听的,能不能拨动大多数群众的心弦。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相比还有较大距离。在对待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上,仍然存在一些认识的偏差。比如,有的认为生态环境基础脆弱,发展不可避免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发展要宁慢勿快,否则得不偿失;有的认为为了摆脱贫困必须加快发展,付出一些生态环境代价也是难免的、必须的;有的地方把二者割裂开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等。这些都反映了对生态环境保护蕴含的潜在需求认识不清晰,对这些需求可能激发出的供给、形成新增长点认识不到位,对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路径方法探索不深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报道,就是要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取得新进展。
加大融合传播的力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报道要在新媒体上成为“流量担当”。为此要打通“策采编发推馈评”全流程各环节各关口,从策划之初,就要根据不同的媒体平台传播规律和产品需求,拟定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呈现方式、不同发布频次的多元化新媒体产品,以融合发展的合力实现报道的最大到达率,以融合发展提升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充分发挥宣传主力军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新闻媒体要为积极培育生态文化作贡献。弘扬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通过生动深入的报道,润物无声的推动,让生态文化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持续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持续推进、常学常新、不断深化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在深入系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创新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报道、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具体行动。
(作者系经济日报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