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产业经济 > 产业经济

肉牛产业如何走出困局

来源:山东省畜牧经济研究会| 发布时间:2024-07-04|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牛肉价格持续下行引起了热议。当前,牛肉价格整体价格下跌的幅度,尤其是从4月份到现在的下跌程度是比较大。这种价格变化主要是因为国内的整体供给情况受到淘汰奶牛数量增大的影响,造成了目前屠宰量的提高,进一步拖累了牛肉市场的整体价格。与此同时,国内牛肉市场连续三年呈现出了产能增长的趋势,且比过去几年的增长幅度更快,所以,从基本面上看,两方叠加给国内的牛肉市场提供了一定的产量增量空间。另外,当下消费端进入了一个季节性的消费淡季,所以就进一步推动了牛肉价格下跌的幅度加快。


我国肉牛存栏数、牛肉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前三,是世界肉牛业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当前我国肉牛业正经历低谷期,如何走出困局,使肉牛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肉牛行业陷阶段性困境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集贸市场牛肉平均价格为每公斤76.36元,比1月份的每公斤80.41元,下跌了5%,比去年同期下跌12.0%。6月21日至6月27日,当周的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牛肉平均价格为60.09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每公斤72.95元下跌16.5%,下跌程度进一步加深。


全国畜牧总站统计信息处处长于福清分析,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肉牛行业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他将这种供求的不平衡归纳为“两多一少”:国内牛肉生产增长多,2023年我国牛肉产量753万吨,比去年增长4.8%;牛肉进口增长多,2023年我国进口牛肉273.7万吨,同比增长1.8%;消费增长少,整体牛肉消费不及预期,难以消耗过剩的供给。同时,奶业的低迷使部分被淘汰的奶牛进入牛肉市场,这也是导致牛肉价格下降的原因之一。


面对肉牛行业的困境,有不少观点认为进口牛肉是问题所在。据悉,目前我国进口牛肉约占总供给的30%,进口量持续增长,主要进口来源国为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巴西等。


对于进口牛肉与我国肉牛产业的关系,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曹建民分析认为,应辩证看待牛肉进口,其积极方面主要体现为平抑物价、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产业效率提升和企业优胜劣汰等,但同时也会对国内肉牛产业造成冲击,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他建议协调平衡国内牛肉供应和国外牛肉供应,防止短期过度集中进口,通过配额或者关税等措施为国内产业的调整赢得时间,同时应明确国产牛肉和进口牛肉标识,区分二者的流通渠道。


大部分国内专家认为,短期来看,肉牛产业的市场供应依然过剩,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畜产品消费量趋于稳定,牛肉消费需求将稳中有增,中国肉牛产业总体向好的态势没有变,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某种程度上,产业低谷是危也是机,这会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于福清表示,目前我国肉牛产业已出现了新的转变,包括规模养殖占比不断提高、设备化水平不断提升、肉牛种源自主可控、种草养畜成效显现、生产更环保资源更节约等发展态势。随着政策的加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我国肉牛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形成,肉牛行业未来可期。





如何稳定肉牛产能规模


在卓创资讯牛肉分析师曹慧看来,目前牛肉价格下降的程度已经存在影响肉牛养殖规模的迹象,尤其是潜在的在养殖户养殖意愿上的影响更为明显。


“现在很大程度上大家会选择今年养完后不再扩张产能,不再去采购小牛育肥,这是一个潜在的影响因素。其中对散养牛的养殖户的影响会更为明显。而规模厂还处于一个相对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亏损阶段。至于是不是会影响到我们目前肉牛市场整体的养殖规模,可能还要再用数据进一步做论证。”曹慧表示。


对于当下中小养殖户离场的现象,袁帅认为,这是市场调整的必然结果。在市场竞争激烈和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中小养殖户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难以承受巨大的经营压力,选择离场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但同时,这也提醒我们需要关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稳定肉牛基础产能,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已于6月21日发布了《关于稳定肉牛生产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出,各地要组织落实好基础母牛扩群提质、粮改饲、牧区畜牧良种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等政策项目;各地要因地制宜发展人工种草,充分挖掘耕地、盐碱地、滩地、草山草坡、撂荒地、农闲田等土地资源种草潜力,增加肉牛养殖饲草供应。


对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中亲农有限公司总裁支培元表示,指导和鼓励各地采取措施稳定肉牛生产,保障市场供应。这有助于缓解市场供需矛盾,防止价格过度波动。同时,通知还强调了加强疫病防控、改善养殖环境、提高生产效益等方面的工作,这些都是促进肉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稳定肉牛生产,保障农民收入,对整个畜牧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差异化牛种发展或迎来机遇


牛肉会继续“跌跌不休”吗?


“从目前国内数据来看,我们的肉牛存栏规模已经是近几年以来比较高的水平,在2023年整体的年末存栏量已经达到了10509万头。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对未来牛肉市场价格的影响比较大。而从需求来看,牛肉作为一种高端的肉类消费品,由于它的价格下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消费者对它的价格接受能力增强。也就是说,大家更愿意在同等价格下去消费牛肉。并且现在猪肉的价格也是涨到了一个阶段性比较高的水平,所以在需求端可能也会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目前来看,供应方面对价格的影响相对比较大,这意味着目前牛肉市场价格处于低位水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受到消费意愿影响,牛肉价格不具备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曹慧说。


“在目前情况下,想一时摆脱困境比较难,但长远来看,若是产业结构调整到位,或许可以避免此次持续下跌的情况再次出现,所以这次或许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曹兵海分析道。


曹兵海认为,我国肉牛行业目前存在养殖品种单一的问题,增重型肉牛品种西门塔尔的养殖占比超过一半,其肉质与进口牛肉相比不具有明显优势,从而导致进口牛肉对国内牛肉形成质量、价格的多重冲击。“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虽然目前牛肉整体价格下跌,但是本土黄牛肉等主打差异化的牛肉产品价格基本还是能维持在正常水平。”曹兵海说,特别是云贵川和珠三角等地区的本土牛的养殖量有所增加,相应的牛肉销量也在增长。


因此,专家建议养殖场户在此次肉牛淘汰出栏之前,先考虑好今后的发展方向,不要盲从,应考虑差异化养殖。


就具体措施而言,养殖场户在确保能繁母牛存栏量的前提下,可适度调整牛群数量,逐步淘汰低产牛,引进具有发展潜能的差异化牛种。也可逐步调整养殖发展模式,增加全产业链联结延伸,分散养殖风险。同时,国家也可适度对差异化肉牛产业发展进行补贴,提升肉牛产业的抗冲击能力。


来源:农民日报、华夏时报



Copyright © 2010-2024 山东省畜牧经济研究会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RRZCMS鲁ICP备20017929号-1
主办: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承办:山东省畜牧经济研究会 技术支持:智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