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产业经济 > 产业经济

第15周山东省畜产品市场行情分析

来源:山东省畜牧经济研究会| 发布时间:2025-04-23| 浏览次数:

一、第15周,活猪价格弱势回落,猪肉价格触底企稳

第15周(4月7日-4月13日),生猪价格弱势回落,猪肉价格触底企稳。据全省26个畜禽生产定点监测县监测,第15周全省肥猪出栏均价为15.03元/公斤,同比降低3.16%,环比回落0.33%。猪肉价格企稳,本周猪肉均价为26.97元/公斤,同比降低0.48%,环比持平。

仔猪价格继续5周反弹。本周,我省仔猪销售均价为40.95元/公斤,同比降低5.16%,环比升高0.69%,涨幅环比收窄。据监测,本周7公斤体重的仔猪售价约为550元/头,50公斤体重的二元母猪售价约为1640元/头。后市,仔猪价格持续上涨后,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已有所降低,预计短期内仔猪价格涨幅仍有进一步收窄预期。

本周肥猪价格弱势回落,猪粮比价小幅下降。本周我省猪粮比价为6.48:1,同比降低0.61%,环比降低0.31%,生猪养殖收益收窄。据监测,第15周自繁自养头均利润约15元/头,外购仔猪亏损约20元/头。

本周活猪价格弱势降低,主要是随着气温提升后的肥标价差收窄,散户及二育出栏意愿较强,猪价运行承压,弱势走低。同时,消费端难有起色,终端消费持续疲软导致白条走货不畅,致使猪肉价格触底企稳。据监测,本周我省17家猪肉市场交易量回落,同比降低1.62%,环比回落0.21%。

后市,短期来看,需求淡季居民整体消费疲软,供给仍偏宽松。预计近期猪价或呈季节性走弱趋势,叠加中美贸易战短期致豆粕价格走高,养殖成本恐上升,行业或再度进入亏损状态。综合来看,生猪市场从单纯关注供给端变化转为关注生猪供需增幅的相对强弱关系。据监测,3月份我省规模猪场生猪存栏同比增加21.94%,环比增加3.87%,连续2个月存栏增加。叠加当前出栏体重的增加,4月至5月生猪供给将进一步增加。消费需求缓慢复苏但仍旧难以消化生产产能,市场供强需弱的格局或难以改变。建议养殖场户及时关注行情,控制生猪产能,优化猪群生产结构,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和弱仔猪,及时降低肥猪出栏体重,应对当前猪价波动形势。

二、第15周,鸡蛋价格触底小幅回升,后市下行压力犹存

第15周,我省鸡蛋价格小幅回升。本周,我省鸡蛋销售平均价格为7.28元/公斤,同比降低1.75%;环比升高0.14%。就全省监测的26个价格县来看,本周我省最高价在阳信县,为9.56元/公斤;最低价出现在郓城县,为6.40元/公斤。蛋价小幅回升,但涨幅不及蛋鸡配合料价格涨幅高,成本增加,蛋鸡养殖亏损额度略有加深。据监测本周蛋料比为2.50:1,环比降低0.21%,当前我省蛋鸡养殖的完全成本约为7.4元/公斤左右,蛋鸡养殖陷入亏损。

蛋雏鸡价格低位企稳。第15周为3.86元/只,同比升高15.22%,环比持平。

本周,鸡蛋价格小幅回升,主要是养殖场户情绪性惜售,造成蛋价短期阶段性回暖,但并未改变当前鸡蛋供大于求的格局。3月份,新开产蛋鸡为2024年11月补栏的鸡苗,新增产量较多,在产蛋鸡数量持续提升。据监测,截至3月底,我省规模蛋鸡场蛋鸡存栏量同比增加9.66%。此外,鸡龄结构年轻化,同等存栏下产能效率更高。受前期养殖户补栏量增加影响,当前120-450日龄主产蛋鸡占比为76.93%,处于2021年以来的高位。整体来看,4月在产蛋鸡存栏量仍在高位,鸡蛋供应充足,月内虽需求好转提振蛋价,但供应压力下,蛋价承压走低,处于近三年同期低位。消费端,清明节过后,市场缺乏节日支撑,终端环节消费低迷,下游采购意向较为谨慎,市场需求将呈下降趋势。据监测本周我省17个监测县的鸡蛋市场交易量同比升高1.24%,环比回落1.56%。需求收缩对冲供给端阶段性惜售,蛋价短期小幅上行承压。

后市,二季度,鸡蛋市场将面临需求走弱与产蛋量增加双重压力,蛋价或继续承压,再创新低。阶段性反弹行情需关注“五一”“端午”等节假日市场备货需求情况。具体而言,4月份,新开产蛋鸡数量较多,存栏量或将继续增加,供应方面或压制蛋价重心下移,仍需密切关注老母鸡出栏情况。 4月末至5月初,受五一劳动节因素拉动,鸡蛋市场需求或有所提升。但5月中旬以后,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南方空气湿度开始增加,鸡蛋易出质量问题,需求或再次呈现下降趋势。6月,随着气温转暖及南方将进入梅雨季节,鸡蛋储存难度加大,市场进入传统淡季,需求将进一步下降。因此,二季度市场需求或呈“减-增-减”的变化趋势,需求端对蛋价提振作用或有限。此外,二季度为蔬菜、猪肉传统消费淡季,价格存在走弱预期,鸡蛋对其替代效应减弱,终端需求缺乏持续增长动力。因此,二季度鸡蛋市场供需矛盾或会加剧,不排除蛋价再创新低的可能。

三、第15周,鸡肉价格企稳后弱势走低,肉雏鸡继续小幅下行

第15周,鸡肉价格企稳后承压,弱势走低。本周,鸡肉市场销售均价为17.56元/公斤,同比降低2.82%,环比降低0.11%。由于需求疲软,当前下游产品出货不佳,加之前期毛鸡大跌期间屠宰企业普遍存在囤库行为,在3月底屠宰场各家库存已经处于“爆库”状态,产品库存压制鸡肉价格,导致鸡肉价格转跌,小幅回调。据监测,本周我省17个监测县的鸡肉市场交易量同比降低3.83%,环比回落0.45%。

本周,养殖端议价情绪延续,肉雏鸡价格继续小幅回落。本周,我省肉雏鸡均价为2.62元/羽,同比降低12.96%,环比回落3.32%。其中临沂市兰山区达到本周最高价,为3.60元/羽;最低区域价格在莘县,为0.60元/羽(为817雏鸡价格)。近期受毛鸡价格走低影响,养殖端补栏积极性受影响,种禽企业排苗计划受阻,肉雏鸡价格承压下跌。后市,行业产能过剩及终端消费偏弱现象仍然存在,肉雏鸡价格或进入季节性走弱阶段,长期需关注餐饮消费回暖带动及海外禽流感造成引种断档对行业供需调整作用。

后市,鸡肉价格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出现一定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从供需看,前期毛鸡大跌期间屠宰企业普遍存在囤库行为,后续或将压制鸡肉与毛鸡价格;从进口看,我国自美进口鸡肉在消费中占比较小,但此次对美国进口鸡肉加征关税并暂停部分美国企业禽肉输华,将减少鸡肉进口量、推升鸡肉进口成本,短期对鸡肉价格或有边际提振。

长期看,供给侧产量有望收缩,需求侧有望小幅向好。去年以来我国推出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居民需求端有望逐步回暖。白鸡消费渠道中餐饮及团膳占比60%以上,有望受益于餐饮消费复苏,带动禽类产品消费提升和高端产品占比提高,提振鸡肉需求,行情向好。

四、第15周,牛羊肉行情持续向好,价格抬升

第15周,牛羊肉价格延续小幅向上走高态势。据监测,本周我省牛肉市场交易量同比升高14.34%,环比回升1.23%;羊肉市场交易量同比升高6.28%,环比升高3.06%。本周,我省牛肉均价为59.80元/公斤,同比降低11.24%,环比升高2.10%;羊肉均价72.67元/公斤,同比降低3.43%,环比升高0.30%。受产能去化、海外牛肉价格回暖,以及国内进口牛肉调整政策加码影响,2025年牛肉进口预计量减价增,牛肉产业来自低价进口牛肉的压力边际趋弱,牛肉价格呈现持续上行走势,同时带动羊肉价格向好。

从活牛活羊市场来看,活牛价格小幅回升,趋势上行。第15周,全省活牛出栏均价25.97元/公斤,同比升高5.83%,环比回升1.76%;其中最低价为22.60元/公斤,最高价为27.20元/公斤。按肉牛养殖22-25元/公斤的盈亏平衡区间来测算——所监测的26个县当中有24个县的活牛均价达到或超过25元/公斤,仅平度市的活牛均价位于22元/公斤以下——监测县中超过9/10的地区肉牛价格已进入盈利区间,肉牛产业发展总体回升向好势头聚集,后市牛价有望趋势上行。

活羊价格小幅走高,养殖效益向好。第15周,全省活羊平均出栏价格为26.92元/公斤,同比降低3.96%,环比升高0.07%。据监测,本周我省羊粮比价为11.60:1,环比升高0.07%,其中绵羊自繁自育每只盈利约30元,集中育肥每只盈利约15元;山羊自繁自育每只盈利约50元,集中育肥每只盈利约30元。

后市来看,受牛羊产能持续去化、国际牛肉价格不断走高的影响,牛羊肉价格有望持续小幅回升。长远来看,牛羊肉消费市场空间巨大,仍然大有前途,叠加国家消费刺激政策有序出台,牛羊肉消费或顺周期加速发力,牛羊肉价格有望向好发展。从近期系列的政策精神看,政策发力方向已经明确,节奏和力度也会顺应国内外市场供求变化而变化。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第一条,突出了消费的重要性,提出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强调惠民生、促消费。

从国际贸易来看,进口有望收窄,对美进口牛肉加关税进一步催化牛肉行情,叠加远期饲料成本存上行预期,或助推国内牛肉价格上行。加之2025年全球牛肉产量预计下降,全球牛肉需求却在持续上升,会带动全球牛肉价格的阶段性上涨。

后市,牛羊肉消费需要重点关注三类人群消费需求:银发群体、下沉市场年轻人和中产阶级,为牛羊肉消费寻找新的增长极,由过去消费升级转向全面均衡发力,进而推动整体行业扩容盈利。

五、第15周,生乳价格弱势上行

第15周(4月7日-4月13日),生乳价格持续5周磨底后,本周弱势向上。本周我省生乳均价为3.06元/公斤,同比降低12.82%,环比升高0.33%。在我省监测的26个县中,剔除3个无效数据,有9个县的价格大于或等于全省平均价格,有14个县的生乳价格低于全省平均价格。其中最高价格在蓬莱市,为4.60元/公斤;最低价格出现在招远市,为2.70元/公斤,最高价与最低价差值为1.90元/公斤,差价与上周相比收窄,低于全省平均价的县市数量仍然过半,奶牛养殖基本面下行压力仍在。蓬莱市为代表的牧场采取自产自销的一体化经营模式,生乳价格保持较高价位,牧场效益较好。

奶价弱势走高,奶牛养殖亏损额度略有收窄。本周奶粮比价为1.32:1,同比降低10.20%,环比升高0.76%。

近期,乳品受到市场高度关注,主要受益于供需格局改善预期以及三胎补贴政策的刺激。尤其是,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1号修改单,明确了不再使用复原乳生产灭菌乳的要求,将于2025年9月16日起正式实施。从供需角度看,上游牧场产能逐步去化,原奶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奶价企稳。据监测,我省奶站产奶量连续2个月下降,3月份环比减少3.29%。同时,在消费端,乳品企业和牧场创新产品,推出“冷萃酸奶”“奶皮子酸奶”等网红产品,不仅提升企业收益,更是提振了产业行情。

积极应对当前奶业发展的积极因素,牧场端需要持续调整养殖规模、优化养殖结构,乳企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立足实际,认真落实奶业各项纾困政策,提高政策精准度,注重综合施策,统筹抓好促进奶业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

长远看,我国乳制品未来消费需求温和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乳制品消费结构也正在优化。在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优质蛋白食品消费需求旺盛,奶酪等市场正在高速增长,零食奶酪品类趋于丰富,佐餐奶酪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随着大众对于营养的升级需求凸显,低温乳制品更新鲜营养的概念被接受,把握奶业消费新趋势,如下沉市场中年轻人在消费理性大背景下追求性价比,中产阶级回归理性消费,以及银发经济崛起,让消费竞争也更为多元,奶业发展空间更大。

六、第15周,饲料粮价格稳中有升,关税反制或致豆粕价格阶段性走强

第15周,饲料粮价格稳中有升,玉米企稳,豆粕和小麦麸上涨。本周,我省玉米均价为2.32元/公斤,同比降低2.52%,环比持平;豆粕价格回升,为3.36元/公斤,同比降低5.35%,环比升高0.60%;小麦麸价格走高,为1.67元/公斤,同比降低2.91%,环比升高1.21%。

第15周,生猪配合料价格企稳,肉鸡、蛋鸡配合料价格回升。本周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3.31元/公斤,同比降低2.36%,环比持平;肉鸡配合料价格为3.66元/公斤,同比降低2.92%,环比升高0.27%;蛋鸡配合料价格为2.91元/公斤,同比降低3.64%,环比升高0.34%。

当前,我国宣布对美国进行关税反制,加征关税将导致进口玉米豆粕成本上升,短期国内玉米和豆粕价格或阶段性走强,长期看美国关税高压倒逼供应链重构,多元市场布局与产能弹性成突围关键。

2025年4月10日12时起,我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考虑到3月10日起,中国已对原产于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两次关税叠加后,中国对美国玉米、大豆、小麦累计加征49%、44%、49%的关税。

从玉米、小麦来看,2024年我国自美国进口小麦190万吨,在国内消费中仅占比1.3%,关税影响较小。我国玉米进口依赖度同样较低,2024年自美进口仅占消费0.7%。但高粱为玉米重要的饲料替代品之一,加征关税将提升高粱进口成本,或通过替代效应传导至玉米价格,形成间接上涨动力。

从豆粕供给来看,2024年我国大豆产量2065万吨,全年累计进口大豆10503万吨,进口大豆占我国总供应量的83.37%。巴西和美国是中国最主要的大豆来源国,2024年分别进口7464.68万吨、2213.42万吨。2018-2019年受贸易争端影响,我国进口美国大豆量大幅缩减,随后恢复到2021年的3226.96万吨。近年来,我国自美大豆进口量持续下滑,2024年美豆在我国进口总量中仅占21.08%。2025年3月10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加征10%关税,在4月10日最终生效日前,企业抢运美豆导致短期到港量激增,市场供给短期内呈现饱和状态,部分缓冲了价格上行压力。而本次加征34%关税后,总加征税率达到44%,对比2018年我国对美大豆加征25%关税,本次将造成美豆完税成本出现更大幅度的上涨,预计4月开始自美进口大豆订单将大幅收缩,对美进口依赖度将进一步降低。同时,关税成本传导将直接推高国内豆粕价格,推升饲料成本,饲料和养殖行业短期承压。

(山东省畜牧总站)

       来源: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Copyright © 2010-2024 山东省畜牧经济研究会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RRZCMS鲁ICP备20017929号-1
主办: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承办:山东省畜牧经济研究会 技术支持:智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