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会概况
新闻资讯
产业经济
党建工作
信息交流
规划设计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产业经济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政策法规
解密养猪业挑战之谜:双重疫情影响下,养猪业被打得措手不及?
来源:admin
|
发布时间:2020-11-23
|
浏览次数:
五谷丰登粮压仓,六畜兴旺猪为纲!生猪产业对国计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20年又是极为特殊的一年,双疫情之下,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在此大环境下,养猪业历经了怎样的艰险,面临了什么样的挑战呢?让我们一起来去解密吧!
在“非瘟+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养猪业可以说是被打的措手不及,带来了一系列的产能危机以及价格之争。但有句话形容得好,“迎难而上克时艰,化危为机谋发展”,在危机来临时,危机也能是机遇。
发展问题——
危机即机遇:非瘟挑战,种源问题亟待解决
不得不说,自2018年以来,整个行业的生物安全意识得到显著有效的提高。按照以前的发展进程,几乎是不能达到这个速度的,这对养猪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非瘟疫情将是长期存在的挑战,如同蓝耳病等重大疾病一样已经成为常态化的事件,养殖户需时刻警惕,不得放松,不然造成的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就官方统计数据来看,2020年共计发生19起非洲猪瘟,9起是因为仔猪违规调运查出疫情,9起是在生猪运输环节查出的疫情,1起是野猪疫情。具体情况如下表:
不仅如此,非瘟疫情对猪价的影响也很大,一是容易造成恐慌;二是影响猪价走势,延长猪周期,更为重要是影响产能恢复,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种源的问题。要知道现在大量的养猪场直接将三元育肥母猪留作种用。
三元母猪的杜洛克血统导致其容易肥胖,进而引起长时期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不易配种、配种后也不易受孕、生产后容易压死仔猪,严重影响养殖效率,限制商品猪产能规模。不过,由于二元扩繁效率远大于三元,三元逐步被淘汰是必然过程。
也正因如此,在不久前,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提出的一个观点:“养种猪就是做‘猪芯片’,现在必须冲上去自己解决。”这个说法夸张吗?一点也不。这就要谈及到被“卡脖子”的技术——种猪繁育。
目前全世界的种猪繁育技术几乎被丹麦、法国和美国等少数国家垄断,在这块我们面临的是和“芯片”类似的困局。国产“猪芯片”的缺失,
一方面是养殖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育种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则是育种工作投入高,见效慢,致使大家不爱干。
于是进口成为最优选择,但最关键的还是一头进口种猪三五年后基本会失去了繁殖价值,“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还得引进”面对这一问题,还是可以回到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的观点,种猪问题需要自己冲上去解决,这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
近些年来,新希望、德康、天兆、家育等国内企业正在朝着自主育种这方面发展进步,为的就是要解决种源的问题。在此大环境下,对养猪业可谓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挑战中发展,养猪业人才的缺失
往上看,在养猪业其实不止是育种人才的缺乏,企业高管和技术人才同样缺失。之所以这么说这与国内养猪业快速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的浪潮来袭脱不开,让整个行业在人才上有点措手不及。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管理层面。规模化养猪管理人才不足,规模化养猪就是工业化养猪,既需要有工业化管理的思想,也要有统筹各种手段去管理猪场,让猪场成本降到最低。全能型场长是规模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要专业的人来做”,投资者不懂养猪,没关系。但要懂得会放权,不懂养猪就不要瞎指挥。老板可以聘请养猪专家、养猪职业经理人,专业的事情不要干涉太多。
二是技术层面。(1)现代化猪场建设、设计人才不足。受到非瘟的影响,猪场对通风、防寒、保温、保湿等方面极为重视,然这方面人才稀缺。(2)规模养猪技术人才不足。猪场需要一批真正懂育种、营养、防疫的人才,来实现猪群健康生长。(3)自动化设备人才不足。规模养殖场需要懂设备自动化的人才,实现人养设备,设备养猪。(4)环保型人才不足。对于环保,国家鼓励规模化养殖的核心之一就是要解决环保问题,做到生态循环,环保工艺和运营型人才非常迫切。
近两年,各大猪企在人才方面竞争激烈,均开出诱人条件吸引相关专业大学生加入,企业如何解决急速扩张下和行业快速规模化所带来的人才缺失问题?建立完整的人才供应链是较好的方向。包括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大学生的引进培养;行业上下游人才引进培养;引进行业养殖领军人物;行业外人才引进培养;行业外高级综合人才引进等。
制度问题——
环保压力、养殖用地难问题依旧存在
种源问题以及人才缺失的问题更多的是涉及到未来发展方向,环保问题和用地难的问题则是制度的完善问题。
环保问题:目前猪场的环保还没有统一的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在畜禽污染防治这块规定的过于笼统,致使大量的养殖户并未履行环保义务,在规模化猪场发展的同时,中国的养猪业与种植业发生脱节,舍弃有机肥转向花费,致使粪肥还田难。而且没有消纳去路,还容易累积大量养殖废弃物。
值得注意的是养猪业本就是个低利润、高风险的行业,很多养户是难以承担建设环保工程的高额投资。数据显示1头出栏猪的环保处理费用高达50元以上,生产规模达1000头的猪场环保工程一次性地投入高达30万以上,对融资困难的中小规模猪场简直是雪上加霜。
养殖用地难:在恢复产能的路途上,用地问题被放宽,但问题仍旧存在。一方面是不放中小规模猪场的用地,另一方面对规模猪场放得太开。
不过自始至终还是坚持一个原则,不能触摸耕地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基本问题——
玉米、豆粕涨价,养殖成本持续上涨
最后回归到市场,养猪能赚多少,需要花出去的成本有多少,这是基本问题。自10月以来,饲料原料——玉米、豆粕价格一直高涨,连带着饲料企业在今年已经十余次上调价格,到11月玉米豆粕涨价似乎“熄火”,但本质上还是处于一个高位,这也就意味着养猪成本的上涨。
除此之外,猪肉、玉米、豆粕等进口问题不容忽视,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猪肉进口总量达328.6万吨,同比增长132.2%,官方预计今年全年肉类及食用杂碎进口总量将突破950万吨,创历史记录。
2020年1-9月中国玉米进口量达667万吨,同比增长72.5%。2020年9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为978.9万吨,同比增长19.4%,1-9月份进口量达8321.7万吨。面对不间断的进口,国内养猪业的压力也不小,尤其是在目前猪周期下行的阶段。
写在最后——
养猪业面临产能过剩的挑战
生猪产能正在逐步恢复,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继续增长,生猪存栏3.87亿头,连续9个月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27%;10月份能繁母猪存栏3950万头,连续13个月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32%。目前生猪产能已经逐步恢复到往年的88%左右,专家表示,按照这个趋势,明年二季度,全国生猪存栏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
这是个好消息但也让人忧虑。产能恢复势必也要得到释放,到时市场上很可能会供过于求,也就意味着养猪业很可能会面临产能过剩的挑战。今年三季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9、10月份左右,前期的产能得到一波释放,猪价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
Copyright © 2010-2024 山东省畜牧经济研究会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RRZCMS
鲁ICP备20017929号-1
主办: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承办:山东省畜牧经济研究会 技术支持:
智微云
QQ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0531-87198059
0531-87198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