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家禽产业发展显得比往年更加错综复杂,但通过十大关键词及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系列十大事件,仍可洞见中国及世界家禽产业的一些发展趋势与食品供应链未来的方向。
关键词之一: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给家禽行业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危及家禽产业链与供应链
任何可以等待的,都应该等待。这是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防控形势最严峻时期的真实写照。封城、封路、封村、隔离措施造成大量鸡苗被销毁,工厂停产、劳工短缺、会展取消或延期的事件数不胜数,加上消费端酒店/餐饮停业、学校延迟开学、居民囤货等影响,全球多地的鸡蛋、鸡肉市场价格亦出现较大波动与震荡,给家禽产业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持续演变,破坏力也不断升级,应急管理面临空前考验,美国、加拿大、巴西、欧盟多国逾300家肉类及家禽加工厂发生数10万员工感染新冠病毒事件,确诊病例至少2万人,死亡病例至少100人。
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肉类及家禽加工厂受感染COVID-19的人员中,来自生产区(74%)、自助餐/休息区(51%)、更衣室(43%)、出入口(40%)的占比较高,而来自分割等加工生产线的占比达54%,明显高于来自初加工/屠宰线16%的占比。此报告分析称,可能影响肉类与家禽加工厂人员感染COVID-19风险的因素包括工作场所的身体距离、卫生情况以及拥挤的生活、交通设施,并呼吁保持社交距离、手卫生、清洁和消毒以及医疗休假政策。对此,业界专家称,肉类供应不能凌驾于加工厂人员的健康和生命之上,必须找到保护他们人身安全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之二:禽流感
因地生变的禽流感并未给新冠疫情让路,每月仍在多地肆虐,造成大量禽只损失
与2019同期比较,相同的是,2020年1月~11月,每月均有新发禽类HPAI疫情,且1月~4月为高发季,分别新发52起、72起、88起、209起。与往年不同的是,OIE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HPAI疫情在对禽类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的同时,也对禽类之外的其他动物的健康带来了风险,哈萨克斯坦新发两起散养家禽H5亚型HPAI疫情,共造成易感猪390头、牛3593头、羊5439只、马1206匹,但未造成这些易感动物感染致病。
2020年1月1日~11月16日,新发禽类HPAI疫情排在前10位的经济体依次分别为:匈牙利273起、中国台湾67起、俄罗斯66起、越南63起、波兰31起、哈萨克斯坦11起、保加利亚9起、以色列8起、德国7起、印度7起。新发禽类HPAI疫情扑杀禽类数量排名前10的经济体依次分别为:匈牙利353.4万羽、俄罗斯176.8万羽、中国台湾58.2万羽、哈萨克斯坦54.5万羽、波兰50.9万羽、澳大利亚43.4万羽、保加利亚42.1万羽、日本38.7万羽、沙特阿拉伯38.5万羽、以色列28.6万羽。
2020年1月1日~11月16日,中国大陆新发家禽HPAI疫情2起,分别为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1起家禽H5N6亚型HPAI疫情与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1起家禽H5N1亚型HPAI疫情,两起疫情共造成易感家禽10347只,感染病例6340只,致死病例6340只,扑杀家禽4007只。同期,新疆发生5起野生天鹅H5N6亚型HPAI疫情。
关键词之三:沙门氏菌
无孔不入的沙门氏菌不断制造风险,引发鸡蛋/鸡肉召回事件,而新城疫显得较为平静
2020年,全球发生多起食品及农产品疑似沙门氏菌感染事件,如美国的洋葱、法国的鸡蛋、波兰的鸡肉、中国的某品牌蛋糕等。
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截至11月18日)美国发生6起沙门氏菌疫情,包括1起疑似由接触后院家禽引发的人感染哈达尔(Hadar)沙门氏菌疫情,全美50个州均有发生,共报告病例1659人,其中326人住院治疗,1人死亡。经对1493名病例和两个环境样本中分离出的沙门氏菌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793株(53.2%)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1.5%)、链霉素(47.3%)、四环素(47.6%)等常规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关键词之四:减抗降耐药
减抗降耐药是业界持续多年关注的焦点,2020年因中国实施饲料禁抗而显得更具份量
减抗是方式而不是目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世界难题,更是人、动物最大的健康威胁之一,正试图破坏100多年的现代医学、现代兽医学取得的进步与成果。目前,经过多年“禁抗令”的实施,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在减少人、动物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方面取得进展,但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仍在加剧演变。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与各国协调加强监测与研究,发展中经济体也在跟进中。
按照欧盟于2019年出台的新立法,将于2022年1月28日起禁止所有常规的农场抗生素使用,包括对动物群体的所有预防性治疗。对此,美国方面做出强烈否定,并称是设立贸易壁垒的理由。美国农业部称,这一法规“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
2020年,中国饲用抗生素禁令正式实施,掀起减抗热潮,但鸡蛋、鸡肉等被通报检出禁用兽药的事件接连发生。与此同时,正大集团、嘉吉公司先后在中国市场推出饲养无抗(RWA)鸡肉。2020年1月11日,正大集团在北京盒马鲜生十里堡店推出Benja无抗鸡肉系列产品。此外,吉林酉盛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在线上线下大力推广其千百禾无抗鸡肉。
关键词之五:非笼养
非笼养在欧美的热度微降,但在一些发展中经济体的关注度悄然上升
从目前官方发布的数据来看,引领动物福利水平进步的欧盟国家近两年在家禽、猪领域进展并不大,而兔子等宠物更受关注。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美国非笼养(cage free)产蛋鸡存栏6000万羽(占比17.8%),有机养殖的产蛋鸡1940万羽(5.4%)、传统养殖的产蛋鸡存栏2.571亿羽(76.4%)。
2020年,巴西在推进非笼养方面出现新的动向。继巴西食品公司(BRF)宣称其将于2020年9月起采购非笼养鸡蛋用于奶酪面包等产品加工产品后,巴西蛋品巨头于同年11月称其将投资新建250万羽非笼养蛋鸡项目。
在中国,推进蛋鸡非笼养,即意味着跳跃式发展,且土地与水资源也是需要考虑的两大要素。欧盟、美国是在富集笼养的基础上向非笼养过渡,而中国蛋鸡规模养殖主要以笼养为主,除目前正大集团在中国开始投建蛋鸡富集笼养项目外,大多数企业处于观望与摇摆之间。不过,麦德龙在其未来采购非笼养鸡蛋的承诺中,将中国市场列入其中,亦引起中国蛋鸡行业的极大关注。此外,山西平遥伟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雀巢合作投建了蛋鸡非笼养福利散养系统。
关键词之六:脆弱性
脆弱性在食品与家禽产业供应链突显,更将触角伸向动物福利领域
与新冠疫情发生初期多个领域的学者、专家以及咨询机构预测恰恰相反,2020年前三季度,美国肉鸡屠宰受冲击较小且在8月份已实现同比8%的增长,受中国进口需求增加,美国鸡肉出口量同比亦出现大幅增长;中国鸡肉产能平稳恢复、进口同比大幅增长。从美国农业部的最新预测报告来看,2020年全球鸡肉生产与进出口贸易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但是,2020年鸡肉生产表现出的弹性、鸡肉贸易表现出的韧性,与鸡苗、鸡蛋供应链突显的的脆弱性比较显得有些平常。如,中国的鸡苗、鸡蛋的运输以及祖代鸡引进,大量鸡苗被销毁。再比如,荷兰孵出的1日龄鸡苗无法运往目的地,对其实施安乐死并销毁待孵种蛋,其主要原因是到非洲的运输因新冠疫情被暂停,而对严重依赖种源进口的非洲家禽生产商而言,生产难以运转。数据显示,此前,加纳、刚果、尼日利亚和象牙海岸每月引进1日龄雏鸡达170万羽,货运被暂停后输出国的这些鸡苗多数被销毁。
因此,引发多方对家禽供应链、家禽福利脆弱性的极大关切。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动物科学教授坦普尔•格兰丁(Temple Grandin)博士表示:“我们必须做些事情,使家禽及农场动物的供应链更加灵活,现在有很多人对建造一些小型的家禽和肉类加工厂开始感兴趣。”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欧盟国家民众在动物福利方面的游行施压活动次数相对减少,但也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平稳期即组织集会游行施压。美国也因新冠疫情影响,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度出现下降。业界观察人士表示,虽然行业对家禽高致性禽流感、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对易感家禽、猪只采取了较为完善的扑杀措施,但在非动物卫生突发事件方面尚未做好准备,需要加大研究并找到可行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之七:反竞争
国际贸易风险已远远超出业界预测和控制的能力范围,而反竞争则更具现实意义
截至目前,世界贸易组织(WTO)有关竞争政策的谈判连续近16年一直处于停顿阶段,以关税争端为焦点的贸易战则此起彼伏。基于典型事件的研究表明,如果某一经济体某一行业反竞争行为膨胀,就会以多种不同形式对此行业产品的国际贸易以及其他经济体同一行业的发展带来冲击。
对于家禽行业,禽肉与蛋品贸易一直是业界关注的一大焦点,而每月新发的禽流感疫情使得本已显得异常复杂的家禽类产品国际贸易产生了更大的变数。如,2020年7月27日,持续8年之久的美印两国家禽贸易关税争端案出现新的预期,WTO仲裁小组当日同意推延裁决此争端,预计将于2021年1月之前作出裁决。双方争端主要在于印方不解除对家禽类产品进出口的严格管控措施,而美方因此采取对印方商品征收4.5亿美元关税的措施。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叠加影响,多国暂停鸡蛋出口、鸡肉进口,而美国动物蛋白产业链掀起以供应链价差悬殊引致的养殖场/零售商利益受损的反竞争行为大潮,尤以牛肉领域最为激烈,其次是猪肉、鸡肉、鸡蛋;在经过长达7年的反竞争行为后,美国部分鸡肉生产巨头在被法律裁决的面前表示出诚意,美国蛋品巨头亦被起诉涉嫌操纵鸡蛋价格。
如今,一些发展中经济体的家禽市场亦出现反竞争行为的势头,比如中国鸡蛋市场。
关键词之八:反扑杀1日龄小公鸡
在社会各界诉求、零售端采购承诺、种蛋胚胎性别鉴定技术创新的驱动下,瑞士于2019年立法禁止扑杀1日龄小公鸡,德国和法国为此掀起新一轮浪潮,立法已为期不远
由于小公鸡长大不会下蛋且肉质不好而遭扑杀,全球每年扑杀掉数10亿羽的1日龄小公鸡的做法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欧盟国家付诸立法解决此问题的行动日益升温,在瑞士出台扑杀1日龄小公鸡禁令后,德国和法国开始出台立法草案,荷兰4家动物福利组织要求首相效仿法国和瑞士的做法,在2021年实施荷兰的禁令。
随着种蛋胚胎性别鉴定创新技术得到产业化应用,Aldi集团、家乐福等多家大型零售集团表示,将逐步停止采购来自扑杀1日龄小公鸡孵化系统蛋鸡所产的鸡蛋,并开始采购售卖反扑杀鸡蛋(RespEGGt)。同时,也吸引资本投资多家初创公司开展此类技术研究,研发领域已从蛋鸡孵化系统扩展到肉鸭孵化系统。事实上,早在2008年,德国Selegg公司就开始研发此技术,先后历经10余年,第一批反扑杀鸡蛋于2018年在德国柏林的9家超市销售。
2020年初,德国两所大学和一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申请了一项此类技术专利,可在孵化第3天确定出种蛋胚胎性别,准确率为75%,而第6天确定的准确率达95%。同年10月,以色列初创公司SOOS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新进展,SOOS公司CEO雅艾尔•奥尔(Yael Alter)表示,从动物福利角度来看,蛋鸡种蛋需要在孵化第7天(小鸡生命体形状已经形成)之前鉴别出雌雄胚胎并销毁后者,但很难实现。因此,SOOS开发了种蛋性别转化新技术,通过研究细胞声学和改变孵化箱的环境条件,将雄性基因转化为功能正常的雌性基因。她还透露说,采用此技术可将母雏鸡的孵化率提高到60%,将来有望达到80%。
关键词之九:健康可持续
健康可持续已成为家禽产业等多个领域主打的理念,而践行则面临更多考验
气候危机加剧演变、耐药性问题日趋严峻、COVID-19大流行不断发出警示:人、动物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已变得非常紧张甚至出现恶化的严峻现实。为此,联合国、国际组织及多国政府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切,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设定目标、做出承诺,研究并出台多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水资源/土壤,以及加强生物安全、预防并遏制人畜共患病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国践行水资源保护,推动环境治理,于2020年出台《生物安全法》、发布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禁令,全国多地也实施关闭活禽交易市场措施。
目前,全球家禽产业正基于自身可负担起的成本而新建项目、开发新产品,以此践行并推动各自认为的健康可持续。
但是,有关禽肉、禽蛋等食品与农产品国际贸易在此方面的贡献被业界忽视甚至曲解。按照联合国及旗下粮农组织、环境规划署等机构推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一些经济体面临的水资源危机、土地资源短缺的挑战越来越严峻,直接影响人类与地球可持续发展,而如何使生产过程中消耗较少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禽肉、禽蛋等食品与农产品,以合规的国际贸易渠道输出到水资源危机、土地资源短缺且畜禽生产过程消耗较多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经济体,以此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改善做出正面贡献。不过,目前仍面临着多方面的难题。以此来看,健康可持续更强调全球治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发展与协调,而中国等经济体目前在肉类等食品与农产品方面采取的措施,亦与改善自然环境与保护青山绿水不无关系。
关键词之十:数字化转型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家禽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从概念研究进入实战阶段
随着家乐福在法国针对鸡肉等产品的追溯引入IBM的区块链技术并于2019年实现应用,越来越多的家禽生产企业开始主动与供应链企业等多方进行合作,进入鸡肉、鸡蛋区块链技术实际应用与推广阶段。如,印尼家禽生产商Belfoods公司、法国蛋品巨头艾薇儿(Avril)集团等。
与此同时,物联网、机器人在取得初步应用的同时也正在持续深入研究。为餐饮和零售市场供应熏肉、肉丸、香肠肉饼和鸡肉产品的美国SugarCreek公司,最近在其翻新工厂中使用了物联网技术,将设备、传感器和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了成本节约,并让SugarCreek公司的供应商可以安全地远程访问公司的机器。据美国CNN于2020年7月报道,受新冠疫情影响,且基于肉类加工厂多年面临劳工短缺的问题,美国泰森食品等多家肉类加工商正在加快研发机器人,以代替人工进行肉类切割。另据《华尔街日报》同期报道,泰森食品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在汽车行业设计师的帮助下,正在开发一种自动剔骨系统,以实现每周屠宰加工近4000万只肉鸡的目标。
如今,数字化技术研发与应用已向家禽生产领域多层面扩展。为了降低员工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泰森食品目前已在其肉类加工厂部署了感染跟踪算法和“监测测试”程序。2020年9月25日,Iterate实验室公司首席执行官Jason Guss博士向美国家禽业界人士介绍了一种在家禽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可穿戴传感器设备”。此设备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与手套相连接,可以持续监测和预测员工的人体工学和疲劳相关问题,并向管理人员提供实时数据,确保员工安全,并提高员工保留率,可解决家禽业面临的一些高成本和最紧迫的问题—高流动率、受伤、低敬业度和缺乏对个人绩效的认知度。
(来源:国际家禽)